□张漱耳
9月15日,国家文物局召开发布会宣布,经审慎研究,认定青海扎陵湖北岸的石刻为秦代石刻,定名“尕日塘秦刻石”。石刻共37字,风格秦小篆。大意是,秦始皇卅六年(公元前211年)时,派五大夫醫带方士去昆仑山采长生不老药,于三月己卯日(初三)到此,再行百五十里可达终点。这样,全国目前的秦代刻石达到8处,大部分在山东。其中石刻字数最多的当数“琅琊台刻石”(简称琅琊刻石)。它怎么产生,前后又经历了什么?不妨细究一番。
初次刻石彰显大一统
琅琊台,作为地名符号,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琅琊山。
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载,公元前219年,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东巡琅琊,安抚东部地区并检阅士卒,巩固边疆稳定。
《史记》所载首巡琅琊,有年份无月份,推算在秋季。因秦始皇经河南濮阳抵达山东后,过巨野小驻,到峄山(今邹城境)立了一块石碑,然后去泰山封禅,也立了泰山石刻,又到芝罘山(今烟台市芝罘区北),最后才来到琅琊郡。就以年初从秦都咸阳出发计,以当时的交通工具,这几地走下来,大半年就过去了。
展开剩余86%琅琊郡系秦代三十六郡之一,治所在琅琊县城(今青岛市泊里镇与琅琊镇之间)。辇车大队抵达小憩后,郡府引导,又往西南五十余里,来到这座三面环海,北连大珠山的琅琊山。
秦始皇站在山顶,极目远眺,逸兴遄飞。平生第一次看到大海的他,浮想联翩。当即决定划拨资财于郡府,修建琅琊台便于观礼。修建停留期间,随行文人和工匠在琅琊台摩崖刻石,颂扬他统一中国的伟业。《史记》有载:“南登琅邪,大乐之,留三月。作琅邪台,立石刻,颂秦德,明得意。”
这篇“颂秦德”刻石为《始皇颂诗》,共497字,前289字记述统一天下功绩,后208字记李斯、王绾等大臣名字及议立碑刻的原由。
因年代久远,风化剥蚀,以及后世重剜的干扰,渐变残石,直至不存。好在《始皇颂诗》的内容可以在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中查到,故不迻录了。总之,这是一篇两千多年前的大一统宣言。
帝亦如常人惧怕死亡
自此,秦始皇似乎上了东巡瘾。次年(前218年),他放下朝政,决定二次巡游。目的地还是山东,计划经河南博浪沙进入。
不料就在博浪沙,遭遇了那个文质彬彬的张良策划的行刺。张原本韩国贵族,秦始皇第一个就灭了韩国,一夜之间从贵族公子沦落亡国遗民。家仇国恨,让他狠了一把。得知秦始皇车队东巡路线,张良找工匠打造了铁锥,又从山东半岛找到一名力能扛鼎的“沧海力士”,进行针对性训练,练习一击必中移动目标及刺杀后如何逃跑。
秦始皇的车队进入刺杀地博浪沙后,张良与力士藏于崖上草丛,放过前队,瞄准了秦始皇坐的六马马车。没想到,为防范刺杀,车队中居然有两辆六马马车!
力士朝前面那辆扔下铁锥。不愧训练有素,扔得很准,精准命中车厢,车内人员当场死亡。哪成想,这是陪车。
秦始皇逃过一劫,但吓了个够呛,一路上惊魂未定,直接导致巡视计划精简,到山东后直奔芝罘,再至琅琊便草草结束了行程,经上党归咸阳。
自此,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秦始皇心头。八年时间他没再出巡,直至公元前210年,才开启了第五次、也是最后一次出巡。
这一年,他还同时派出五大夫醫带方士去昆仑山采仙药,而他依旧东行奔向山东沿海。尽管《史记》对他出游冠以安抚和巩固边疆稳定的名义,但观其几次巡游路线,用心完全在于以寻访长生不老仙药为目的。
首次东巡那年,始皇不过38岁,这个年龄,按说正处在意气风发之际,那时人相对短命,但主要是他身体欠佳,一点也风发不起来。
秦朝国尉(最高军事统领)尉缭对秦始皇有段描述:“秦王为人,蜂准、长目、挚鸟膺、豺声。”“蜂准、挚鸟膺,豺声”都算生理缺陷。“蜂准”即马鞍鼻,“挚鸟膺”即鸡胸,“豺声”表明有气管炎。所以秦始皇身受疾病困扰。
设身处地想一想,一个身患疾病的人都有着对正常、健康身体的渴望,何况他还拥有人世间至高无上的权力!因此,秦始皇非常怕死,且怕得非常具体。派人满世界找药不说,居然再一次亲自出马冒险东行。
最后这次由江苏连云港入境山东,先到琅琊,后沿海东北行,至成山、芝罘,时间长达9个月,行程近万里。
不料,在盛夏时节打道回府途中,走到河北沙丘,没有吃到长生不老药的史上第一个皇帝不声不响死在车辇中,终年49岁。他是走到山东平原县津期店感觉到不行的,弥留之际给大儿子扶苏遗诏:“让兵属蒙恬,与丧会咸阳而葬。”意即让时在边关的他把兵权交给蒙恬,返回咸阳主持丧事——实际上是传位的暗示。
当时身边就三个人知道:宦官赵高、丞相李斯、傻儿吧唧的二儿胡亥。一番密谋,拉来了一车咸鱼,用以掩盖混淆秦始皇尸体的死亡气息。然后三人在车里,为保住权力,篡改遗诏,立胡亥太子,赐死扶苏,改写了秦朝的历史。
迷信“长生”被方士忽悠
秦始皇热衷寻找长生不老药,除前所述身体原因,更在于当朝卢生、侯生、徐福等几个方士的忽悠。
卢生燕国涿州人。他伪造谶书《录图书》,称“灭秦者胡也”,导致秦始皇派兵攻打匈奴并修建长城。侯生韩国人,与卢生一起以方士身份为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药,几年过去未果,惧怕被杀,双双逃遁。秦始皇因此审问咸阳的儒生,进而引发对方士群体的猜忌,导致焚书坑儒事件(也有学者认为被坑杀者是方士而非儒生)。
最大的忽悠者还是徐福。徐是琅琊人,里籍还有黄县、江苏赣榆等说。通晓医学、天文、航海等,在山东沿海民众中颇有名望。秦始皇三次到琅琊,都会见了徐福。
公元前219年,侥幸逃过张良刺杀的秦始皇,第二次站上琅琊台。面对黄海,眼里充满了对长生的渴望。
此时,御用专家徐福上前叩见,一番“海有三神山,仙人居之,可得长生药”言说,精准击中了帝王的软肋。那对死亡的恐惧,对永恒统治的渴求,让他对徐福产生了近乎偏执的信任。
徐福所谓的“海有三神山”,即蓬莱、方丈、瀛洲。《山海经》云:“蓬莱山在海中,大人之市在海中”;《海内十洲记》载,方丈仙山位于东海中央,是群龙所聚之地,有金玉琉璃之宫,三天司命所治之处;瀛洲,传说在东海中,方圆四千里,距离会稽七十万里的地方。瀛洲仙山上生长着神芝仙草,还有高约千丈的玉石。仙山的仙泉名叫玉醴泉,味道甘甜,饮之可令人长生不老。
作为齐地方士,徐福深谙这些传说,奏书中引经据典,详细描述了“海上三神山”:“蓬莱、方丈、瀛洲,仙人往来其间,以金银为宫阙,饮甘泉食灵芝”,贴合了秦始皇对“仙境”的想象。
于是,秦始皇心甘情愿掏钱,支持徐福出海寻药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载,始皇二十八年(前219年),徐福受秦始皇之令,率童男童女三千人东渡瀛洲,为皇帝寻找长生不老药。
《史记》记的只是决定,瀛洲到没到,悬!照徐福后来的说法,是海上遇到风浪半途而废了。
公元前210年,在琅琊台,消失了八年的徐福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了。秦始皇面对渺无音讯、空手而归的他,怒不可遏。但徐福一点也不慌乱,编造了“海中大鲛鱼阻拦,无法靠近神山”的理由,并顺势提出“需增派射手、携带连弩,射杀鲛鱼”的新要求。
此时的秦始皇,已为第一次东渡投入数千童男童女、耗费了巨资、粮食、船只等,若就此放弃,此前的付出全部归零。在这种心理驱使下,只好再次“支持”徐福提出的规模升级。给他配备补充了能工巧匠、五谷种子。并亲往芝罘,协助射杀大鱼,继续为“寻药计划”买单。
可以说,千古一帝连续被骗,是个人恐惧、权力欲望、方士蛊惑、传统文化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《日本国史略》提到:“孝灵天皇七十二年,秦人徐福来。”这一年即公元前210年。徐福到了日本,但秦始皇已死于归途,徐福无从得信。可以断定的是,秦始皇死于不死,徐福到达后就会一去不返,压根就没胆量再回来。
秦二世琅琊石刻有续
秦始皇死后,继位皇帝胡亥于二世元年(前209年)沿当年父皇的足迹出巡,来到至琅琊台。
随同的左丞相李斯、右丞相冯去疾、御史大夫德,上书提出在秦始皇十年前所立刻石旁镌刻《二世诏书》。这便是琅琊台刻石的后一部分。
《二世诏书》共79字: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。今袭号,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,其于久远也,如后嗣为之者,不称成功盛德。丞相臣斯、臣去疾、御史夫臣德昧死言: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,因明白矣,臣昧死请。制曰:可。
大意是:皇帝(秦二世)说,天下金石碑刻都是始皇帝所创刻的。现在我继承了皇帝尊号,但各地金石碑刻不称‘始皇帝’,到久远的将来,后人看到这会以为不是始皇帝而是后嗣皇帝所刻,就不能显现始皇帝的功德。左丞相大臣李斯、右丞相大臣冯去疾、御史大夫大臣德冒死上奏:臣等请求将皇帝(秦二世)这篇诏书完整刻在于始皇帝的刻石后,后世人就明白了。皇帝(秦二世)下诏说:可以。
幸运的是,《始皇颂诗》旁边镌刻《二世诏书》的地方,挨到一处天然石柱。若干年后,前后两次石刻出现了不同状况。
《始皇颂诗》北宋时就失。熙宁七年(1074年),在密州(今诸城)任知州的苏轼记述云:“秦始皇二十六年,初并天下,二十八年亲巡东方海上,登琅琊台观日出,乐而忘归,徙黔首三万家于台下,刻石颂秦德焉。二世元年,复刻诏书其旁,今颂诗亡矣,其从臣姓名仅有存者,而二世诏书具在。”
政和元年(1111年),金石家赵明诚偕夫人李清照,曾由青州回故里诸城,去琅琊台考证,在他的《金石录》记述:“秦琅琊刻石,在今密州(诸城),其颂诗亡矣,独从臣姓名及二世诏书尚存。”
残存的琅琊台刻石后来被凿下,呈高132.2厘米、宽65.8-71.3厘米、厚36.2厘米的竖直长方体。明诸城知县立大碑一座,将刻石嵌于碑上妥善保护。至清代乾隆年间,刻石行将迸裂,时任诸城知县宫懋让“束之铁箝,得以不泐。”清道光年间,铁束散断,知县毛澄筑亭复原。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碑亭坍圮,石刻又遭雷击而破碎,散失在荆棘中。
民国十年(1921年),诸城县奉省政府命令,派员赴琅琊台,将散落于荆棘丛中的石刻碎片收集运回保存,经校对尚缺数石,次年又去琅琊台,访求诸道院及台下居民,又得数石运回,再为校对,竟成完璧,粘合后嵌立在教育局古物保护所中。1959年,刻石被调往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(现名中国国家博物馆),定为国家一级文物。诸城市博物馆保存的是一复制品。
栏目策划/编辑 马纯潇
发布于:山东省七星配资-短线炒股配资-七倍杠杆-在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